微信

qrcode

诚政班

APP

爱城阳

爱城阳

请输入检索词

收藏
2024年城阳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城阳区政府 发布日期:2025-01-10
字号: 【小】 【中】【大】 【打印】

2024年城阳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24年以来,城阳街道紧扣“奋力打造湾区都市活力城阳”,持之以恒抓落实,攻坚克难求突破,先后荣获全省干事创业好班子、全省垃圾分类示范街道、青岛市共同富裕先行先试特色街道等荣誉称号,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定步伐。

一、聚焦中心任务建新功,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一)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顺利完成既定经济目标,实际利用外资、规下工业以及限上餐饮等六项指标实现双位数以上增长,月度纳统企业41个,约占全区40%项目招引实现新突破。洽谈亿元以上项目42个,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瞪羚企业等10项指标总量位居全区第一。靶向施策助企纾困解难。走访重点企业600余家,解决企业诉求70余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乡村振兴质效双升。集体经济总收入达6.7亿元,占全区的49%以上,其中,3000万以上社区总数达到8个、过千万社区总数达到20个。

(二)城市品质提质增效。旧村改造方面,大周村社区顺利回迁,惠及居民群众600余户。征地拆迁方面,累计拆迁民房120余处、企业等非住宅40处,拆迁面积约18万平方米。基础设施配套方面,新建改扩建道路、停车场、口袋公园等41处,实施京口皂户自来水改造,有效满足近3000户居民用水文体。市容秩序治理方面,创建市级“无违建”楼院11个,获评山东省垃圾分类示范街道。

(三)公共服务不断优化。持续开展“生命之初1000天”婴幼儿照护服务项目,打造社区“家门口”托育驿站32个。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300余场次,常态化累计习练八段锦运动约20余万人次。承接青岛市基层赋能养老服务试点,小寨子、顺德居、东旺疃等6个社区获评区养老示范优秀单位。 “七小”精准关爱服务入选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全市唯一。城市书房总数达到3处,全区第一。协办第四届全国现代工笔画大展,开展群体性文体活动500余场,惠及15万余人次。启动街道志书(2001-2023年)编修工作,是全区唯一续修第二部志书的街道。

(三)公共服务持续优化。扎实推进文化惠民活动,组织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黄河大集系列活动1000余场。筑牢民生保障底线,全年发放各类生活保障金、临时救助金1600余万元,开展志愿主题活动150余场次,提供疏导干预服务1000人次,“七小”精准关爱服务作为青岛市唯一案例入选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四)文化“两创”成效显著。坚持“花小钱办大事”,扎实推进“一节操”“一堂课”“一餐饭”。截至目前,“一堂课”累计举办202期,学员超3万人,66个社区实现规范化开班,新增11个常态化开班社区,总数达到14个,数量居全区首位。成立“为老”志愿服务队18支,举办“集体生日”“邻里宴”“百家饭”等活动620余场。充分发挥“以文促治”作用,挖掘各社区典型案例50余个,累计化解家庭矛盾、邻里矛盾90余个,解开信访人员心结10人。

二、聚焦筑牢防线排隐患,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一)坚决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开展社会治安治理专项行动,开展“除隐患、打非法、治顽疾”联合专项整治行动6次,全年累计检查各类场所2700余家,持续加强火车站区域、商圈、夜市、中小学校等治安重点区域治理,各类警情发案数连年下降,刑事警情同比下降4.7%

(二)坚决抓牢生产生活安全。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年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场所1672家次,发现隐患2823处,均责令限期整改完毕。深入中小学、助老餐厅、生鲜超市等场所开展“九个专项”检查,累计出动人员1420余人次,检查企业1.2万余家次,发现问题600余处,已全部整改到位。

(三)坚决守住生态安全。全面抓好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高质量完成市交办卫星遥感裸土清单问题整改76个。全力以赴打赢非法砂石加工点集中整治硬仗,辖区8处非法砂石加工点1天内实现停工停产,27天实现设备和料堆“双清零”,清理砂石12万余立方米。

(四)坚决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累计办结上级交办信访事项401件、办结率94%,办理中央集中督办受理办理不规范信访事项15件、化解率100%,重大活动期间实现“四个零”目标。全年接处民声诉求5.2万件次,按时回复率100%,响应率和满意率均达到80%以上,解决率提升10个百分点以上。

三、2025年工作思路

(一)持续精准推动经济发展。抓牢专精特新、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等三大产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未来科技产业园、博士后创新创业园等集聚作用,大力招引符合街道特色的“小而美”项目40个以上,力争年内高技术高成长型企业达到80家以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梳理存量企业及重点项目情况,常态化开展“送策上门”、“遍访企业”、资源嫁接等惠企活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助力存量企业做大做强,打造具有“人情味”的营商环境。

(二)持续精准增进民生福祉。全面打造“医育结合”托育服务体系。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打造省级示范标准卫生室3家、中医阁卫生室1家,市级示范标准卫生室5家。多渠道促进就业,深入推进人社保障末端工作精细化建设。完善“小桔灯”多维救助体系,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积极组织各类文体赛事活动,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努力拉动文旅消费。

(三)持续精准提升治理效能。以文化“两创”赋能基层治理,持续在常态化上下功夫,年内实现开展常态化课堂社区达到25个以上。扎实推进信访积案、民声投诉化解工作,力争信访积案化解95%以上,纠纷类民声热线下降10%以上。深入推进“无违建”社区和示范路建设,打造最洁净城市环境。支持人大、政协发挥作用,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凝聚基层治理合力。

(四)持续精准守牢安全底线。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赢碧水、蓝天保卫战。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治理,提升基层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落实好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努筋拔力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升基层人防、技防、物防能力水平,力争在刑事警情发案降低5%,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