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qrcode

城阳政务

APP

爱城阳

爱城阳

请输入检索词

收藏
【政策问答】《青岛市城阳区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城阳区政府 发布日期:2023-05-05
字号: 【小】 【中】【大】 【打印】

《青岛市城阳区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政策问答

一、2023全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有哪些变化

答:目前我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内还有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4处已经工程治理待上报销号,2处已安装监测设备、1处已无明显威胁对象,需加强监测防范,其余45处都已治理完毕并销号。

二、2023年全区地质灾害发生概率是否增加?

答:根据气象部门预测,2023年我区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汛期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少1-2成,平均气温较常年略偏高。7-9月将有1-2个热带气旋影响我区,与常年(1.3个)基本持平或略偏多。经综合研判,2023年全区地质灾害发展趋势与近五年平均水平接近,发生突发地质灾害的概率与往年持平。

三、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区域有哪些?

答:一是崩塌、滑坡重点防治区域。包括东部山区山地丘陵区域,重点关注依山建成的村庄、学校、医院、集市、旅游景点人员聚集区及周边,人工切坡建成的基础设施、民房、厂房、交通干线等周边区域

二是监测预警研判区域。由各级各部门单独或联合开展预警会商、专业监测,经研判确定的有关重点预警区域。

四、地质灾害重要防治隐患点有哪些?

答:重要防治隐患点为惜福镇街道宫家村南崩塌隐患点、夏庄街道夏庄村东山坡顶废弃采石场崩塌隐患点和夏庄街道华阴社区响石村村南崩塌隐患点

五、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有哪些?

答:一是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实行以防为主。二是强化落实行业部门责任。加强协调联动,逐步形成齐抓共管的地质灾害防治模式。三是落实各项防灾制度。组织监测人员培训、严格执行地质灾害“三查”制度、“两卡”发放制度、汛期值班制度、地质灾害险情巡查制度、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制度和灾情报告、会商制度,把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四是加强风险调查评价。全面摸清全区地质灾害风险底数。五是强化监测预警服务。加强各部门及专业队伍的信息共享,加大普适型监测预警设备推广应用,及时提供精细化预警信息服务。六是积极推进综合治理。对已列入年度治理计划的隐患点,要做到早立项、快行动,力争在汛前消除风险隐患;对尚未列入治理计划和新发现的隐患点,要确保相关监测预警、和应急避险等防范措施落实到位。对受损或防治能力降低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加强维护,确保防治工程安全运行。七是加强地质灾害评估评价。八是推进群测群防建设。做好群测群防网络的核实和补充工作。发现险情时,确保及时预警自救,迅速部署防灾抗灾工作,及时组织危险地带的人员撤离避让,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九是大力开展宣教培训。

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常识;依托各类政务网站、微信等新兴媒体,推广突发性地质灾害成功预警避险的案例和经验;切实提高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临灾自救、互救能力。十是公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电话。

六、城阳区地质灾害防治值班电话是多少?

白天(工作日):87868985   

夜间(及节假日):87866755

传真:8786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