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政策问答
一、为什么要开展“五经普”?
答: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规定,经济普查每五年进行一次,分别在逢3、8的年份实施。“五经普”是在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开展的首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关键期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一次“全面体检”。
对于城阳来说,此次经济普查对摸清新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家底”,准确掌握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新情况、新变化、新特征,找准我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和短板不足,推动天津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进程中赢得先机,加快推进“四区一园”建设,不断开创“湾区都市·活力城阳”建设新局面,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与以往普查相比,这次普查工作有什么变化?
答:本次普查最大的变化是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投入产出调查是为系统反映国民经济行业间经济联系组织实施的一项大型调查,在逢2、7的年份开展,目前已顺利实施7次。经济普查与投入产出调查虽然目的不同,但组织流程相似,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等方面存在重合,在相邻年份相继开展增加基层负担,也不利于调查数据的协调应用。
2021年下半年,国家统计局在山西等6个地区组织开展专项试点,论证统筹开展两项调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试点结果表明,在经济普查年份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利大于弊。一是统一调查时间,可以更加全面、系统地收集基层数据,有利于提高统计调查数据的协调性。二是统筹布置调查任务,可以消除重复调查内容,整合重复环节,有利于优化调查项目、减轻基层工作负担。三是协调调查结果,有利于实现经济总量和结构数据的更好衔接。因此,国家统计局决定将投入产出调查内容纳入经济普查统筹组织实施。
三、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内容和时间是什么?
答:“五经普”的主要内容包括普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组织结构、人员工资、生产能力、财务状况、生产经营、能源生产和消费、研发活动、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交易情况,以及投入结构、产品使用去向和固定资产投资构成情况等。普查标准时点为2023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23年度资料。
四、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普查对象是什么?
五、普查对象如何支持和配合普查?
答: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需要广大普查对象的支持和配合。《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规定,经济普查对象有义务接受经济普查机构和经济普查人员依法进行的调查;应当如实、按时填报经济普查表,不得虚报、瞒报、拒报和迟报经济普查数据;应当按照经济普查机构和经济普查人员的要求,及时提供与经济普查有关的资料。
普查取得的单位和个人资料,严格限定用于普查目的,不作为任何单位对经济普查对象实施奖惩的依据。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在普查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和普查对象的商业秘密、个人信息,必须严格履行保密义务。
六、这次普查在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上有何突破?
本次普查将广泛应用部门行政记录,推进电子证照信息等在普查中的应用,采取网上填报与手持电子终端现场采集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查。为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也将支持普查对象通过网络自主报送普查数据。
(政策咨询联系人:区统计局综合统计科 联系电话:87868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