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qrcode

城阳政务

APP

爱城阳

爱城阳

请输入检索词

收藏
【媒体解读】《城阳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城阳区政府 发布日期:2023-01-23
字号: 【小】 【中】【大】 【打印】

来源:城阳融媒

为有效处置突发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最大程度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近日,城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城阳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根据预案,城阳区突发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四类。按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突发地质灾害由低到高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4个级别。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遵循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分级管理、属地为主、协同应对的工作原则。小型地质灾害由城阳区负责应对。中型、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由市级及以上政府负责应对,城阳区负责先期及协同处置工作。

区政府成立区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小型地质灾害的应急指挥、应急处置及中型、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的先期及协同处置工作。

预案提出,各街道、区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本行业(领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有针对性制定应对措施或应急预案,做好突发地质灾害预防及应急处置准备工作。区自然资源局、区应急管理局和区气象局联合制作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产品,并根据气象和地质环境等因素,预测突发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大小程度,对可能发生突发地质灾害的相关区域分级进行预警。预警级别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各街道、相关部门根据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信息,做好防灾减灾的各项准备工作。

预案要求,地质灾害发生后,事发单位和区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立即将有关情况向区政府、应急管理及自然资源部门报告,区政府及应急管理、自然资源部门接报后,要立即向市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报告。特殊情况下,事发单位可以越一级上报,并同时报告区政府及应急管理、自然资源部门。

预案明确,事故发生后,事发单位、街道应第一时间开展先期处置工作,组织人员转移撤离到安全地带。区指挥部及时启动应急响应,调动事发地街道、单位、区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和资源进行协同处置。必要时请求市指挥部予以支援。根据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视情成立综合协调组、应急救援组、应急专家组等工作组,分工协作、有序开展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工作组可根据实际进行增减调整。应急处置措施主要包括转移群众、划分危险区、加强监测、信息发布、舆情引导等工作。

预案提出,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从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应急通信、交通运输、社会治安、公共卫生、应急避难场所、应急电力、财务等方面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处置的应急保障工作。并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有计划的组织应急演练,做好应急预案的修订、评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