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城阳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法治建设部署要求,承接全省构建行政执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试点、全市商事调解制度试点等工作;城阳区在全省学习宣传贯彻《山东省社区矫正工作条例》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全市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青诉即办建立合作机制试点工作推进会在城阳区召开;“城阳区依法化解房屋产权确权颁证历史遗留问题”入选全市2023年度法治为民实事;流亭街道入选全市法治建设先进典型;“规范行政处罚修复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获评全市2024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秀案例;城阳区税务局荣获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城阳区司法局荣获全省“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区法律援助中心获评“全省公益普法联系点”。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提升政务服务质效,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一是调整权责清单,优化审批流程。累计调整权责清单事项1000余项。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创新推出“城事通”智办服务平台,提供精准化、增值化、个性化服务,实名注册用户10.2万个,办理事项15.35万件次。依托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1521项政务服务事项可一站查询、网上办理。新设市场主体3.96万户。二是持续加压挖潜,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上线“爱山东”城阳分厅5.0版本。深化“无证明城市”建设,推进电子证照数据汇聚,36类企业和群众常用证照均实现电子化。三是积极搭建平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举办企业家大会,发布《城阳区服务企业“一口进、一口出”工作机制》,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正式揭牌。举办“服务实体经济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法律服务行动启动仪式暨主题法律论坛,惠企法律服务团队走访企业440家,提供法律服务555次。启动“一商会一法官”机制和“检察护企”行动。
(二)提高行政决策水平,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一是做好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管理。印发《城阳区重大行政决策工作指引》,组织公布区街两级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指导出台重大行政决策13件,其中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5件、街道重大行政决策事项8件。二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定并报备区政府及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2件,涉及工业企业综合评价、烟草制品零售点布局。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等有关政策专项清理工作7次。开展区政府及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评估清理,其中废止4件。三是开展合法性审查。打造“4321+X”合法性审查品牌,完善政府合同合法性审查等指引,审查区政府常务会议议题、政府协议等600余件。6个合法性审查典型案例入选全市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案例汇编。
(三)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一是注重建章立制。召开全区行政执法工作会议。在全国率先通过区政府层面出台《关于加强行政处罚与行政许可信息共享规范行政处罚案件办理的实施办法》,防止通过“恶意注销”逃避行政处罚。承接全省构建行政执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试点。出台提升行政执法质量措施18项。二是实施“综合查一次、一次查多项”。实施联合检查,形成年度涉企行政检查计划127项以及联合检查计划73项,其中区综合执法局对约1850家餐饮用户进行燃气、生活垃圾分类、排水、节水“一店四查”,减少低效检查5500家次。三是执法与服务并行。在全市率先完成烟花爆竹信息化智能监管建设与应用,形成零售店、连锁批发企业、监管部门三级智能监管模式。落实行政处罚决定和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两书同达”机制,前移信用修复关口,发出信用修复告知书764份。落实“不罚”“轻罚”清单,其中区市场监管局办理免罚和轻罚案件317件,减免罚款1014万余元。
(四)助推权力规范运行,健全制约和监督体系。一是做好人大监督和民主监督。区人大常委会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执法检查,检查点位9个,其中学校4处、社区4处、企业1处;围绕诉源治理、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等情况开展监督。区政协对重点提案“关于加强我区管道燃气安全的建议”集中督办;听取区法院执行工作、区医保局医保基金监督管理工作等情况。二是全面深化政务公开。优化城阳政务网公共企事业单位、养老服务、走进城阳等10余个专题专栏,发布相关信息2.3万余条。开展“政府开放月”系列活动,组织开放日活动120余次,收集意见建议140余条。创新设计政策“一码通”。三是发挥审计监督和统计监督职能作用。加大重点领域的审计监督力度,实施审计项目26项,同时开展审计问题整改“回头看”,对2023年以来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集中检查,291个问题已整改到位。印发《关于促进监督贯通协同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实施意见》,加强统计监督与其他监督方式协同配合;1件案卷获评全省统计行政处罚优秀案卷。四是提升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质效。举办行政审判行政复议同堂培训班。城阳区在全省行政复议工作培训暨首届行政复议统一职前培训会和全市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培训班上分别作经验交流发言。在全市率先成立公安机关驻行政复议调解工作室,受理行政复议案件666件,结案594件,人均办案量全市第一,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8亿余元。
二、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虽然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比如部分党员干部特别是个别社区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在一定领域“综合查一次、一次查多项”要求落实不到位以及部分行政执法领域存在职责争议等,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党员干部法治素养不高、涉企行政检查不规范以及包容审慎监管开展不到位等。
三、2024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情况
(一)顶格协调推进。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并开展研讨交流。召开七届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召开全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通报表扬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表现突出集体42个和个人108名。通过区委常委会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等,研究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行政复议应诉等工作。推行“综合查一次、一次查多项”和以高质量复议服务高质量发展,入选全省2024年度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重点项目。在全市率先完成首份依法行政综合治理类司法建议书的办理。
(二)聚焦“关键少数”。区委依法治区办联合区广电中心,在全市率先采用媒体述法方式,在4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试点开展社区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年度述法,实施“书记述法+居民点评+商户点评”,做到乡村振兴、法治同行;创新开展“一把手谈法治”活动,组织8个街道党工委书记围绕法治建设谈体会、谈问题、谈打算,制作视频并向社会发布。
(三)是注重督促考核。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中青年干部
培训班等4期主体班次的学习内容。做好省委依法治省办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实地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将法治建设纳入区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区政府工作报告以及综合绩效考核体系。制定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年度要点,明确38项具体任务。征集以法治手段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的实事30余件,其中选取《织密“三资”监督网守好集体“钱袋子”—城阳区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水平助力乡村振兴》等5件向社会发布。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5年,城阳区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打头阵、当先锋”意识,不断提高政务服务质效,探索开展“一把手抓法治建设项目”活动,深化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深入推行“综合查一次、一次查多项”,创新打造“政务公开+”模式,为奋力打造湾区都市活力城阳提供有力法治保障。